欧宝ob·(China)官方网站入口
> 关于我们 > 企业文化 > 兵工史

江南工业集团 刘可亮:抗美援朝的江南故事

发布时间:2020-10-28

  70年前,为支援抗美援朝,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江南工业集团的前身新湘工业公司(1951年8月更名为中南兵工总局第三六四厂)应时而生。工厂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生产了大批手榴弹,为支援前线作出了重要贡献。第一代江南兵工筚路蓝缕,英勇奋战,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故事,诠释着“把一切献给党”的人民兵工精神。

  工厂为抗美援朝而筹建

  据江南厂史记载: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兵器工业进入紧急战备生产状态。11月,为支援抗美援朝,奉上级指示,武汉新新工业公司迁往湖南湘潭楠竹山,接收原湖湘煤矿的房屋地产,改名为新湘工业公司,生产木柄手榴弹。江南也开始了工厂筹建的第一步。

  根本用不着动员,刚刚从战争年代里历练过来的兵工战士,早已习惯了说走就走。随便收拾一个行李袋,就是全部家当。设备一台一台往山上的大祠堂里搬,很快就安装到位。紧接着,一批批手榴弹被生产出来,由部队直接开车来接,源源不断地被送往朝鲜前线。

  1951年6月,中央作出《关于兵工建设问题的决定》,决定对兵工企业进行调整和扩建。随后,中南兵工局以湘潭三六四为基础,将七六八厂、二八二厂调整合并为二八二厂,工厂支援前线的力量得到了提升,更大规模地保障了供给。直到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工厂的保供整体都颇为顺畅及时。

  吴运铎亲自改进手榴弹生产技术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我军兵工事业的创建者、“中国的保尔”吴运铎,曾担任过工厂的第一任厂长,并亲自动手改进手榴弹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支援抗美援朝。

  1950年10月底开始,为了选点、勘察、布局、视察手榴弹生产等工作,吴运铎前前后后来到湘潭楠竹山很多次。当时,手榴弹弹壳打孔,采用的是一个简易模具,转一下,打一个孔。三个孔要转三次、打三次。吴运铎在视察时看到这个情况后,说“这太落后了!我帮你们改进一下。”吴运铎还向他的老部下、江南的老厂长乔世仁借来相关书籍作参考,开始设计、改进。赵长安著《吴运铎传》189页对此有所记载,说他为此“经常熬到深夜。南方的多雨季节,身上的伤口痛得他大汗淋漓也不休息。”期间,经常需要到离厂部3公里远的湾槽弹壳生产一线去试验。鉴于吴运铎行动不很方便,工厂就用一辆吉普车接送他。仅用一周左右的时间就解决了技术难题,制造了一台新的钻床,使弹壳打孔实现了半自动化,三个孔能一次打成了。此举不但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提升了产品质量,有力地支持了抗美援朝。

  王永福烈士英勇牺牲

  在争分抢秒支援前线的同时,身处后方的兵工战士也是有流血牺牲的。

  1951年底,支援抗美援朝的生产正紧锣密鼓。12月1日上午,装配股班长王永福与3位同事奉命完成100枚手榴弹的木柄弹壳结合工序。当压到第25枚时,由于填弹方式不适当,致使拉火管碰在了弹壳上。取弹人骆桂英最先发现冒烟。班长王永福听到骆桂英呼唤,迅即动手拔弹。而当时冲头压着木柄,拔不动。经王永福发出命令,操作压力机的工人陈金城松动了压力机。王将弹拔出,准备扔出室外。据刘纯远和陈金城回忆,在电光石火之间,王永福发现门窗是关闭的,当时工房内有大量TNT炸药等危险品,如果爆炸辐射范围太大,TNT被引爆则不堪设想。为了尽可能保护同事和设备,避免更大的后果,情急中王永福便半蹲着将手榴弹抱在怀中(可能是想扑倒在地面)。就在这时,手榴弹爆炸了!王永福的右手大指和无名指、小指炸断,弹伤集中在右大腿和腹部。陈金城和刘纯远也伤得厉害,陈金城双腿和腹部受重伤,年仅14岁的刘纯远,腿、背、颈、脸部均被弹片击中。

  王永福受伤最重,但他始终表现得坚强勇敢,不哭也不哼,关心别人比关心自己还重。他对照顾他的骆桂英说:“你伤了没有,我不要紧,你去照顾小刘。”他对股长张汉臣说:“钥匙在我身上,我们不要紧,你去照顾生产。”并交代:“以后无论是试制还是生产,上班时要打开门窗。”无奈由于伤势太重,当日11时,王永福同志光荣牺牲,时年24岁。

  王永福同志牺牲后,被追认为烈士,厂里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厂长在会上沉重地追述了他的光荣事迹,并号召全厂职工学习他的高尚的共产主义精神,化悲痛为力量,为抗美援朝作贡献。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聚焦主业 奋力攻坚 优化提升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北化研究院集团惠安公司前三季度主营业务收入累计超19亿元
《解放军报》: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高级工程师滕虹——铸造坦克的巾帼“女匠”
《企业家日报》:科技强企 拿出“硬核”成果 北重集团北方股份NTR100A矿用自卸车问世
周舰到武重集团和江山重工研究院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