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宝ob·(China)官方网站入口
>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 兵工史话

黑龙江土生土长的“军事工业”——建华厂的由来

发布时间:2019-07-16

  在东北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曾有赫赫有名的“八大厂”,其中包括著名的“三大军工”,建华厂便是这三个大军工厂其中之一。


  建华厂始建于1904年,迄今已有100余年历史。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原齐齐哈尔建华机械有限公司(建华厂)的前身——黑龙江修械所,是清政府驻齐齐哈尔军队于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建立起来的,是黑龙江最早的“军事工业”。

  历史沿革

  黑龙江修械所自建立到齐齐哈尔解放,先后经历了清朝、中华民国、伪满洲国三个历史时期。

  齐齐哈尔(旧称卜奎)是清朝北方军事重镇。清朝于1674年(康熙十三年)在齐齐哈尔驻军。19世纪末、20世纪初,沙皇俄国加紧对我国东北地区的侵略,清政府为加强黑龙江边防,充实清军力量,更新武器装备。当时驻齐齐哈尔清军中已有“过山钢炮”、“快枪”等新式武器。而在当时的黑龙江境内尚无专门修理兵器的工厂,用坏的武器都要运往沈阳、吉林等地修理。

  1904年,黑龙江将军衙门设立修械所,称黑龙江修械所。修械所由恩子善任老板,地址在中华民国时期的财政厅旧址(原建华粮管处址)。建所之初仅有烘炉5座,少量钳工案子,员工不满20人,完全以手工方式修理枪炮。

  1909年(宣统元年),黑龙江修械所迁所于造币厂后院(原杨家窑小学处),所长改由杨道担任。人员设备略有增加。有车床1台、钻床1台、刨床1台、烘炉2座。机器转动完全用手摇。主要是修理老洋枪、抬枪、老母猪枪、十响毛瑟套筒枪、十三太保连珠枪、意大利马西亚制造二人抬枪。钢铁、工具等从天津、大连等地购买。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黑龙江修械所改称黑龙江省修械厂,隶属东北边防副司令官公署管辖,由高占鳌担任厂长。此时,员工约40名,各种机器 8台,烘炉2座,动力设备增加了四马力汽油机1部,1915年又增加了蒸汽机。这个时期除继续修械外,间或造几支手枪、步枪。厂址迁至造币厂旧址(原为杨家窑小学对面)。

  1919年(民国8年),修械厂改称黑龙江省军械厂,厂长由黑龙江省督军吴俊升(吴大舌头)的亲戚常腾担任,厂址未变。此时员工近70人(其中徒工14人),设备也略有增加。开始由修械走向制造,边修边造。共造马匣子枪10支,马大盖子步枪10支。1928年,“皇姑屯事件”中吴俊升被炸死,常腾也离厂去哈尔滨。

  1929年(民国18年),黑龙江省军械厂的隶属关系改由黑龙江副司令官公署管辖。由李洪达任厂长。在李洪达担任厂长期间,工厂变化较大。1929年翻盖了厂房,机器间由30间增加到76间,库房29间,办公室5处。全厂设兵器、会计、总务、工厂4个科,工厂划分出修理和制造两部。设备也大量增加,逐步改用电力带动机器。人员也大量增加,先后从天津、唐沽招来工人150名,从沈阳招来200名,本地招收学员30名,全厂工人最多时达500人。

  1929年至1931年是黑龙江省军械厂最兴盛时期。这期间除修械外,还制造了捷克式轻机枪21挺,马克沁机枪10挺,三八式骑长枪30支,捷克式步枪1支,“枪牌”手枪5支。还试制了掷弹筒、手榴弹等,但未大批生产。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工厂工人走散,工厂关闭一年之久 。

  1932年,一个会日语的名叫王吉的来厂,成立“齐齐哈尔修械厂”。王吉担任厂长。招收员工不满70人,机器设备如旧。此时主要修理枪支,制造零件。

  1933年,工厂改称“齐齐哈尔军械支厂”,由日本人佐佐木担任厂长,生产状况未变。1934年,厂长改由日本人寺原广担任。寺原广任职期内,机器设备大部被运往沈阳和齐齐哈尔飞机场等处,仅余铣床4台,钻床4台,刨床1台,电动机1部,电锤1台,老虎钳36台。主要从事修理枪械和驼鞍。

  1942年,工厂改称“齐齐哈尔兵器支厂”,由日本人户次担任厂长,厂址、设备及生产内容未变。增加杂工20余人,全厂员工不超过80人。

  1945年,厂长改由日本人安达担任。一直到 1945年“八·一五”光复为止。

  光复后,工厂曾处于短暂混乱时期。国民党光复军窜扰齐齐哈尔期间,到处洗劫财产,工厂中一些人趁机将机器卖掉,工人连续四个月没得半文工资,只好自谋生路,工厂就此倒闭。

  1946年2月,工厂再度恢复,成立嫩江省修械所,由赵玉珊任所长。修械所仅有9台设备,20余名工人。仅能搞一些零星修理以维持生存。

  1946年4月23日夜,齐齐哈尔解放。新四军三师军工部35名指战员于4月26日进入齐齐哈尔,接管了嫩江省修械所。之后成立了嫩江军区军工部,田汝孚任嫩江区军工部部长。召集走散工人,恢复生产。

  工厂设备除接收嫩江省修械所的以外,还有从齐齐哈尔敌伪财产管理委员会没收的伪龙江制造所运回的一部分设备,以及从白城带来的一部分设备。为解决技术工人不足的问题,军工部从日伪统治时在铁路工作的日本技术工人中招收100余人。这些日本工人于1948年遣送日侨时先后回国。为了支援前线,军工战士提出“工厂即战场,机械即武器”的口号,担负起繁重的修械任务。


  1946年,四平战役期间,为确保后方安全,军工部于6月5日迁至嫩江县铁路车站,军工部机关设在铁路局宅,机工厂设在站前自动车库,榴弹厂设在铁路生计所。齐齐哈尔留有几十人坚持修理枪械。三师军工部北上期间,三师军工部榴弹总厂26人由厂长孟祥玉带领,随三师八旅行动。军工部撤迁嫩江后,这26名指战员重归三师军工部建制。同时,原驻讷河的东北民主联军所辖一修械所也并入军工部。此时员工达200余人,机器设备40余台。全厂设备完全以电为动力。

  1946年11月,嫩江军区军工部改为西满军区军工部,隶属西满军区司令部。

  1947年7月,军工部由嫩江迁回齐齐哈尔。迁回齐市后奉命接收了齐齐哈尔解放木厂(厂址在龙华路)和汽车修理厂(厂址在庆云街)、氧气厂(厂址在原电业局)。军工部下设机工、弹药、木工、修械、汽车修理和铸工共6个分厂。同年9月汽车修理厂移交给汽车团,铸工厂并入机工厂。此时共有4个分厂,一分厂(原机械加工厂,厂址原杨家窑小学对面),三分厂(原木工厂,厂址解放木厂(今齐市制药厂)),四分厂(原修械厂,厂址现和平厂北大门)。人员增加到540人,设备增加到127台。

  1947年9月14日,由伍修权主持在哈尔滨召开了东北各地区军工负责人会议。会议决定将南满、吉林、西满等军区军工部划归东北军区军工部统一领导,并按地区成立8个办事处。由何长工任东北军区军工部长,伍修权兼东北军区军工部政委。

  1948年,军工部从齐市各小学招收60名新工人,又从社会上招收一些工人,人员总数增加到700人。工人从事修理破旧设备,同时自造车床,并制造了各种专用工具。从2月份开始试制军品零件,6月转入正式生产。

  1948年4月15日,东北军区军工部将西满军区军工部改称“东北军区军工部第五办事处”。田汝孚任办事处主任。办事处下辖仍为3个科4个分厂。机器设备增至260台,人员增至1301人。


  1948年10月6日,东北军区军工部将第四办事处(北安办事处)撤销,该处所属各工厂划归第五办事处,原洮南修械所亦归为五办领导。

  1948年11月,第五办事处修械所并入洮南修械所,迁往洮南。齐市剩3个分厂和工务、总务、材料3个科。

  工厂厂名的变化

  1949年9月,东北军区军工部决定将原有的各地区办事处名称一律撤销,均改称工厂厂号,第五办事处更名为东北军区军事工业部三一工厂。建国后,工厂隶属关系和厂名几经变动,但使用的是上级统一编排的代号厂名。


  1950年5月,工厂改称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军工局三一工厂。

  1951年7月,工厂改称中央兵工总局六七二厂。

  1952年,工厂需要对外公开名称,工厂研究确定第二厂名为建华厂。

  1957年改称为国营建华机械厂。

  1992年更改为齐齐哈尔建华机械厂。

  2001年底又改制为齐齐哈尔建华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2006年,因军品系统分立改称为齐齐哈尔北方特种工业有限公司。

  2007年又改称为齐齐哈尔建华机械有限公司。

  2011年8月,与黑龙江华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合并,重组为北方华安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工厂建厂日期的确立及庆祝活动

  1986年3月,工厂根据新四军第三师军工部接收工厂的日期,将建厂日期确定为1946年4月26日。1986年5月16日,工厂党委、厂部做出纪念建厂40周年的决定,并根据工厂的生产形势,在当年8月25日举行了建厂40周年纪念活动。工厂在厂文化宫召开了纪念建厂40周年纪念大会。邀请了数十位曾在工厂工作过的老领导、上级领导、兄弟单位领导参加了纪念活动。


  1996年,工厂举行建厂50周年庆祝活动。工厂在厂文化宫举行庆祝建厂50周年文艺演出。


  2006年,工厂举行建厂60周年庆祝活动。为响应兵器集团勤俭节约的号召,工厂本着低调、节俭、热烈的原则,只是在工厂的文化宫举办一场《激情永在》大型文艺演出。此为工厂历史上最后一次纪念建厂的庆祝活动。


  (文章来源:建华之歌影像工作室)

关闭窗口